云南省 “云震应急2025”上演生死时速!
2025-05-22 15:26
阅读次数:231次
7.0级强震突袭滇中!房屋坍塌、道路损毁、通信中断...这不是灾难电影,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实战演练。近日,由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云震应急?2025”大震巨灾“五位一体”联合救援演习在云南玉溪市江川区震撼登场。在这场集结了1594名救援精锐、3架直升机的省级演练中,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东源队以“硬核科技+铁军精神”的完美组合,向全省展示了国有企业应急救援的专业实力!
先锋力量,全国领先的“矿山救援国家队”
作为全国“一级矿山救护队”,东源队在此次演习中亮出三大“杀手锏”:科技尖兵,携带边坡雷达、蛇眼探测仪等10类71台(套)专业设备,其装备现代化程度居云南省矿山救援队第一;数据中枢,构建三维立体救援指挥系统,实现井下环境数据“毫秒级”传输;标准标杆,牵头制定30余项矿山救援国家标准,技术规范覆盖全省16个地州市。
“东源队是我国矿山救援名列前茅的专业队伍。”现场救援队员这样评价道。在模拟矿井坍塌救援中,这支现代救援铁军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传统救援需要一个半小时的灾区侦测,探测精度达到了“毫米级”。
生死时速,黄金救援的“破壁之战”
“矿井巷道全毁!1人被困!”接警后,东源队30名精锐携价值数百万的救援装备疾驰现场。佩戴BG4氧气呼吸器的侦察组率先突入:热成像仪360度扫描环境,蛇眼探测仪穿透10多米废墟锁定生命体征,边坡雷达实时监测岩层位移......这些曾参与过昭通镇雄山体滑坡、威信县沟头煤矿事故救援的“硬科技”,在演习中再建奇功。
面对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死亡屏障”,6支救援队各显神通:在关键窗口,东源队在4分钟内就完成了挂风障作业,为后续救治打下坚实基础;祥云队上演破拆神技,液压圆盘锯3分钟切开750px厚混凝土墙;昭通队上演支护速度,仅5分钟完成单组支架搭建,模块化液压支架抗压强度达传统钢架1.3倍,在倾斜60度的塌方体中,硬生生凿出1.8米高的生命安全通道......
最惊险时刻出现在伤员转运环节:被困者左腿骨折,现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3倍!6支救援队通力合作,以全流程“零失误”完成高寒矿区救援教科书级示范,东源队的精准探测、昭通队的液压支护、普洱队的地面监测......实现数据链与装备流无缝衔接。当伤员被成功抬出时,生命体征监测仪显示,血氧饱和度95%,体温36.5℃。
党建引领,让党旗飘扬在救援一线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东源队临时党支部的宣誓声在演练现场震撼人心。这支临时党支部创造了三个“百分百”:100%党员冲锋在救援一线;100%关键技术岗位由党员担任;100%高危操作实现零失误。
“断网断电断不了战斗力!”东源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这句话,在救援中化作具体行动:当通信中断时,党员突击队用“灯光信号+人工接力”建立应急通信;当道路阻断时,他们肩扛手抬大型救援装备徒步突进。东源队成千上百次的抢险救援经验,已凝练成45分钟工作法——5分钟战前动员、25分钟火线学习、15分钟复盘提升。
向战而行,锻造新时代应急救援铁军
演习硝烟散去,但东源队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这支拥有6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的先锋队伍,正持续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职责使命,勇当逆行先锋,对标“一专多能”,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跨领域救援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奋力谱写应急救援事业发展新篇章。
当“云震应急?2025”的警报声渐渐消散,这支钢铁之师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真正的战斗,在下一分钟。
报送单位:东源队、集团党委工作与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