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东煤矿丨“小创新”啃下生产“硬骨头”
2025-03-04 11:28
阅读次数:369次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生产瓶颈,陆东煤矿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通过四项关键技术攻坚,破解水害、通风、运输、环保四大难题,用数据诠释“创新力就是生产力”,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水害治理,创新工艺显成效
矿井透水威胁安全,传统疏水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矿井水害问题,公司采用钻孔成像技术,实时监控水位,摸清煤层断层“水脉”情况,实现对水文地质的精准勘测。首创“止水套管+水玻璃注浆”技术,注浆效率提升50%,有效解决了疏放水钻孔施工和止水套管固管技术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采空区水压从1.48MPa直降至0.54MPa,降幅达63%;水头值下降94米,相当于30层楼高度。目前,已累计疏放C5煤层积水61.26万立方米(约填满245个标准泳池),有力保障了矿井生产接续安全。
通风突围,优化布局解难题
为解决矿井通风系统中回风巷道狭窄和通风阻力问题,公司全面启动通风系统改造和新风井项目建设,实施“五项”关键措施,优化通风网络布局。在高效组织和技术人员及设备资源调配下,在半年内,成功攻克了矸石堆放区、过采空区、过老巷、过顶板破碎并伴有异常涌水带等多项技术难题,其中,穿越矸石堆放区达56米,采空区超过80米,老巷道8米。应用超前管棚支护技术,攻克顶板破碎带,有效应对最大涌水量达60立方米每小时的挑战,新风井的贯通为保障矿井采掘工作面风量充足和作业点的合理布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运输升级,永磁技术提效能
为解决皮带输送机驱动部件多、维修频繁等问题,公司对皮带输送机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将主斜井1号、2号皮带机头更换为永磁滚筒,实现“智能调速”,运输速度最高达2.5米/秒,与之前的带式输送机相比,效率提升20%;能耗降低16%,年节约电费超1.7万元;从“专人值守”变为“日常巡检”,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和劳动强度,故障率下降10%,年可节省维护成本15万元,为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保攻坚,压滤改造效果显
为解决压滤机效率低,污泥循环影响矿井水质达标排放等问题,公司对压滤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增1个50立方米沉淀池,有效优化污泥沉淀效果、提升污泥浓度;搭配1台高压入料泵,增大入料压力,压滤压力提升至8.0MPa,压滤机单次压滤周期从24小时压缩至8时,效率提升70%,大大减少污泥在矿井水处理系统的循环,确保矿井水达标排放率达100%,预计年节约处理成本10万元。
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有想不到的创新,技术攻坚无需“大动干戈”,精准发力的小改造同样能释放大能量。下一步,陆东煤矿将持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安全生产痛点、难点、堵点,精准施策,推动“小创新”向“大效益”转化,用技术创新书写老矿发展答卷,奋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版权所有: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信息动态
热门推荐动态
云南煤化集团召开2017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7月24日,经省国资委党委批准,云南煤化集团领导班子召开2017年党员领导干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省化学化工学会李维育理事长到清洁能源公司调研
2017年7月11日,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李维育、副理事长、秘书长廖晓君、学会办公室主任何林到学会理事单位煤化集团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工作调研。
覃崇辉到解化分公司调研
7月6日,云南煤化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覃崇辉在清洁能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周恒的陪同下到分公司调研。
煤化集团组队参加云南省 “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
7月3—4日,云南省第十一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省总工会、省国资委联合举办的大中型企业选拔赛在云南省工人疗养院举行。
耿克明、高建嵩到大维肥业等企业调研
6月22日到6月23日,云南煤化集团总经理耿克明、副总经理高建嵩到大理州大维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东源恩洪滇西煤炭运销有限公司和一平浪煤矿楚雄福德苑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工地进行了调研。